什么是污染环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要素是“违反国家规定”,这里主要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国家制定的环保类法律规定;
第二要素是“排放、倾倒或者处置行为”,其中“排放”、“倾倒”较为容易理解和判断,对于“处置”,主流观点认为应参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将“处置”定义为将危险废物焚烧、煅烧、熔融、烧结、裂解、中和、消毒、蒸馏、萃取、沉淀、过滤、拆解以及用其他改变危险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
第三要素是“严重污染环境”,据“两高”司法解释,非法倾倒、排放、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属于“严重污染环境”,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属于“后果特别严重”。
企业如何避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
(1)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认识。随着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污染环境的入罪门槛只会越来越低,排污企业的刑事风险陡增。企业负责人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关于污染环境的罪名及入罪条件,知法守法,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2)建立和完善环保合规性审查制度。很多企业的废物外包处理管理比较混乱,危险废物给没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合规性审查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躲开刑事雷区。
(3)提高生产技术,推行绿色生产。淘汰老旧设备,通过采用绿色清洁技术,自觉杜绝偷排、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环保排放标准处理企业生产中的废弃物。
自2018年开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协同环保部门逐步加大对于环境污染领域犯罪的监察力度,面临重点稽查,不少企业的环保疏漏被暴露出来。如果企业有常年法律顾问,及时对企业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提示,不仅能促使企业环保合规,还能避免合同、劳资、财税等多方面的风险。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