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劳动者朋友们,在遇到劳动纠纷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或许在网上看了如何应对技巧,但往往停留在表明,知识也比较碎片化,无法形成系统的操作流程,今天探讨一下劳动争议的两种处理途径。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呢?欢迎大家可以点赞、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一、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
遇到劳动纠纷,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协商的情形下,我们往往会到人社局去投诉或仲裁。
人社局全称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般有很多窗口,其中有两个窗口,一个是劳动监察,俗称劳动监察大队,另一个窗口是劳动仲裁,也就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都在人社局内部。
二、这两个部门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都属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管理,劳动监察具有行政职能多一点,往往针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劳动争议,接到劳动者投诉后可以直接处理。
劳动仲裁,是准司法行为,相当于法院,凡是劳动争议都是劳动仲裁前置,没有经过劳动仲裁,是不能够直接到法院起诉的。
有劳动仲裁经验的劳动者都知道,其实劳动仲裁庭审内部布局跟法院的布局都是一样的。
三、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前置?
如果公司拖欠了你两个月的工资,你想到法院起诉,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你这个是劳动仲裁,你先要到仲裁委去申请仲裁,一般要2个月,如果你对仲裁裁决书不服,你才能到法院来起诉,前置程序相当于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才能走下一个流程。
劳动监察大队,就相当于一个行政部门,跟咱们平时遇到的税务局、公安局、土地局其实都是一样的。
在接到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没有发工资,或者没有履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程序,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可以处以相应的罚款,如果用人单位对行政处罚不服,也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
四、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劳动监察偏向行政性质多一点,而劳动仲裁偏向司法性质多一点。
行政具有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比如劳动监察大队针对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没有出具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履行的。
劳动仲裁委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处理用人单位违法辞退、解除、终止、工作年限、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等一系列问题。
需要综合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来综合加以判断。
五、为什么很多律师或者专业人士申请劳动仲裁,很短的时间就立案了呢?
1、提前准备证据材料,千万不要在没有准备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的情形下,直接立案,即便是简单的咨询问题,建议先梳理好问题,有针对性设计问题发问咨询。
2、很多律师和专业人士花10~20分钟就立案成功,因此,提前准备格外重要。
很多律师或者专业人士都是提前把材料都准备好了,到了仲裁委上班的时间,直接递交审核通过达到回执就完成立案任务了。
而绝大部分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后直接到劳动监察大队或者劳动仲裁委,填写材料或者递交已经准备好的证据。
3、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比如把证据分门别类地排列清晰,比如没有事先写好劳动仲裁申请书。
到了立案的时间,由于劳动仲裁的案子比较多,可能好不容易排上队,把材料递上去,却被告知,这个材料不行,那个材料还需要补充,另外的材料需要提交原件,所以说提前准备证据很重要。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