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之下,就业形势“压力山大”。为了让更多人找到工作、端上饭碗,稳就业、保就业的大招一个接着一个。这不,国家又瞄准灵活就业,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措施。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从5方面提出了14条措施,促进灵活就业。
啥是灵活就业?
主要是指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这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船小好调头嘛!
7月4日,山西太原,求职者在会场寻觅工作岗位。 中
具体怎么支持呢?
根据这份意见,可以概括为:拓岗位、给资金、给场地、给保障。
拓岗位方面,主要是创造更多的灵活就业岗位。
包括鼓励个体经营发展。鼓励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支持发展各类特色小店。推动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
给资金方面,主要是涉及贷款、补贴、费用减免。
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如果你想摆摊,也有政策支持。意见提出,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
给场地方面,主要是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
包括落实阶段性减免国有房产租金政策,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帮助个体经营者等灵活就业人员减轻房租负担。
给保障方面,主要培训、服务和帮扶。
包括开展针对性培训,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开设灵活就业专区专栏,免费发布供求信息,按需组织专场招聘,送岗位进基层进社区,提供职业指导等服务。
另外,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帮扶力度。202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确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按规定自愿暂缓缴费。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
当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这么多,要落实到人头上,市县级的工作非常重要。
为此,意见要求,加强激励督导。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关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测评内容。对灵活就业政策落实好、发展环境优、工作成效显著的城市,优先纳入创业型城市创建范围。
其实,支持灵活就业的大招不止于此。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支持建立灵活就业、“共享用工”服务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要打破就业服务和保障“雇佣”的惯性思维,完善适应就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制度。
此外,人社部等部门近期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信息,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这意味着带货主播成为正式工种,李佳琦们正式转正了。
教育部近期也发布通知,明确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时,在“自主创业”方面包括开设网店,在“自由职业”方面包括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
为什么如此重视灵活就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
当下,就业形势严峻,而灵活就业规模大、空间大,可谓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研究会副主任徐洪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国家已经明确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而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这是基础,没有就业和收入,哪有钱消费?所以,支持灵活就业是稳就业、增收入的一个重要抓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认为,目前亟需广开就业渠道,打造就业新增长点,而蓬勃发展的新业态正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可以看到,由于自主性强、灵活自由、门槛低等特点,灵活就业也在变得越来越火,涌现出“共享用工”“兼职配送”“临时客服”等新模式,微商、网店老板、健身私教、自媒体博主、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者越来越多。
美团日前发布的《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兼职做骑手”成为就业新趋势,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其中不乏律师、舞蹈演员、导演、企业中层管理者、金融从业者、软件工程师等群体。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