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买终身寿险
为了得到无时无刻的充分保障,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终身寿险。但是业内人士却不建议购买终身寿险,而原因也很简单,终身保障的代价是保费的大幅增加,而从理财角度,这绝非可取的选择。
以某家保险公司的两款寿险产品为例,若30岁男子投保30年的定期寿险,在10万元保额的前提下,每年只需要缴纳保费410元;但是若投保另一款终身寿险,同样10万元保额,选择30年缴费,每年需要缴纳1900元,即每年要多缴纳1490元,两者的差别只是在于30年后购买终身寿险的投保者依然有10万元的寿险保障。
不买返还型保险
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具有返还属性的定期寿险——每年缴纳一定保费,若身故则可获得对应的保额,若保障期没有发生理赔,则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保费甚至还给出一定的增值。
其实,对于这样的“好事”,很简单一个例子就能识出其中把戏:假设现在有一款纯消费型的意外险,每年的保费是500元。怎么把它打造成返还型意外险呢?很简单,我问你收取12577.30元的保费,其中500元直接视作购买那款纯消费型的意外险,剩下的12077.30元则存入银行,按照一年定期存款4.14%的收益率,这12077.30元一年后就变成了12577.30元,我把这笔钱如数奉还,一款返还型意外险就顺利收工。
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我们降低现金支出努力“省钱”的目标。
巧用减额投保法
虽然投保终身寿险不可取,但也不等于投保期限越短越好。
寿险的保障期限应当与工作期限一致比较好。比如一个30岁的男子,按照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有30年的工作期限,拥有30年的寿险保障是比较合理的。要达成上述目标,直接买一份30年期的定期寿险无疑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却不是最好最省钱的。
所以,我们采取组合式的方法来进行投保。举例说,一个30岁的男子,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投保150万元30年期的定期寿险,那么其趸交的保费将高达97800元。若改用减额投保的方式,改成一份150万元的1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100万元的2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50万元的30年期定期寿险,其需要的趸交保费为20550+33600+32600=86750元,仅为原来方案保费开支的88.70%,无疑实现了一定的“省钱”。
精选“投*险”
投*险,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侧重于投资同时保障功能很多的险种。殊不知,投*险诞生伊始,其根本目的是在保证保障的同时,能够较传统寿险实现更低的保费开支。
当年,基金公司以定期寿险搭配基金定投的组合,从保险公司手中抢去了不少地盘。痛定思痛,保险公司推出了投*险,在保障方面,投*险采取自然保费,年轻时每年缴纳的保费较定期寿险更低;投资方面,与基金类似同样有很多投资账户可选,从而实现了比定期寿险搭配基金定投更佳的"性价比"。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